喜讯|数创智能与山大联合科小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拟立项

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拟立项项目公示的通知,山东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联合申报的“地铁隧道‘工-电-轨’一体化无人巡检与智能诊断技术研究”项目成功入选拟立项名单,这是继今年5月24日进入济南市科技局的科小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拟立项项目名单后,再次获得省科技厅的认可和拟立项。该项目的开展有望推动地铁隧道巡检技术的智能化升级,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性与效率。

7465d8ac7da191b6e0ebc2c01ef5a46.png

一直以来,山东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秉持“技术驱动、场景落地”的战略,专注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与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在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不断深耕。此次与山东大学联合申报项目,是其在智慧交通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创新探索。

山东大学作为国内知名高校,在科研创新方面实力雄厚,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优秀的科研团队。双方的合作整合了企业的技术应用能力与高校的科研优势,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拟立项的“地铁隧道‘工-电-轨’一体化无人巡检与智能诊断技术研究”项目,旨在满足对运营地铁隧道健康状态的高效检测、综合评估与科学决策。当前,地铁隧道在运营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地质因素、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其主体结构、供电设施、轨道设施在建成后常伴随有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病害与异常,例如衬砌开裂、变形、掉块、渗漏水、短路等,这对隧道结构、洞内交通、沿隧设备构成严重威胁,其导致的停运事件、突发状况屡见不鲜。传统的检测主要依赖于人工巡检和单一设备检测方式,人工巡检方式依赖检修人员通过目测进行判断,不仅效率低、主观性强,而且存在一定安全风险;设备检测如轨道检测车、接触网监测系统、隧道扫描装置等,尽管可辅助获取部分数据,但存在适应性差、精度随速度下降、处理周期长、成本高等诸多瓶颈,难以覆盖“结构—供电—轨道”(即“工-电-轨”)的全域检测需求。

15a13e3605f32773da595d80527c4e0.png

该项目通过持续积累的检测大数据并结合深度学习算法训练与优化,该平台将不断提升病害预测的准确性与维修策略的科学性,推动地铁隧道由“周期修”向“状态修”转型升级。显著增强巡检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干预风险。打破当前检测技术“点对点、系统割裂”的局限,实现“结构—供电—轨道”全要素系统的一体化智能检测布局,在国际轨道交通智能运维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具备广泛的工程推广潜力。

该项目的实施若取得成功,将显著提升地铁隧道巡检的实时性、高效性和准确性,为地铁的安全运营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不仅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因巡检不及时或失误导致的安全风险,还将推动地铁隧道巡检技术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迈进,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树立新的标杆,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助力更多城市提升地铁运营管理水平。

随着项目的推进,山东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将持续携手,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行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